
“今年这个高温天气,把不少柑子晒出了‘太阳果’(晒伤),一亩地至少损失三分之一,往年我这的早津柑橘一亩要摘1万多斤,今年只能摘六七千斤。”邓春和与老伴一边采果,一边摘下一颗“太阳果”让王书记看。

“105斤,除箩筐重8斤,净重97斤。”小山坡下的公路边,商家正在过秤登记台账。“你们是哪里的?运到哪里去卖呢?”伴随王俊威的提问,商家杨贵明回答运到重庆销售,并告知近一周已经运走三车共8000多斤,但对于重庆市场卖多少钱一斤,杨贵明选择“保密”。

这样的采果收购现场,在河口镇原古佳乡片区的柑橘基地随处可见。“全镇早津柑橘约4500亩,一周前开始上市,今年受极端高温天气的暴晒影响,造成三分之一‘太阳果’损失,但一亩还能摘7000至8000斤,主要销往云南、重庆、成都等地,果农一亩也能实现5000元左右收入,10月底前销售结束。”该镇相关负责人介绍。

荣县河口镇是荣县21万多亩柑橘重点镇之一,4.6万亩柑橘去年实现产值约3.5亿元,成为果农的重要收入。
据介绍,为了预防和减轻当前持续高温影响,该镇党委政府专门抽调包村干部和镇农技人员分村入园指导果农做四件事:对“爱媛38”、春见等后续上市的果子进行套袋“避暑”;对有条件的果园,覆盖遮阳网“躲阴”;对缺水的果园进行抽水保湿;利用无人飞机开展病虫防治。目前全镇主要品种有早津、新津、春见、爱媛38、中熟椪柑、沃柑、晚熟椪柑等七大类柑橘,形成了9月早津销售打头阵,10月销售结束,11月新津“填空”,新津即将销完春见“接力”,12月“爱媛38”和中熟椪柑“同框出镜”,次年开始至6月沃柑、晚熟椪柑等收官压轴。河口镇错季卖柑橘有“有章可循”,去年镇内的柑橘还出口到俄罗斯、越南等4个国家近200万斤,今年还将继续走出口之路。
记者:蒋兵 谢思语(实习)